作者Robert主張工作之餘要再另外找到賺錢的方法,錢滾錢是最快的方法,透過Robert從小由按照一般教育體制學習的窮爸爸與跳脫世俗眼光的富爸爸兩種對比的教育方式,讓我們更深刻的體認,現今的時代已無法由工作來致富,必需觀察分析思考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世界在變,錢還是要賺。
●KISS = Keep It Simple Stupid(傻瓜財務原則)
●財富的定義:支援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p.104)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p.106)
●財務能力的三種技能:尋找其他人忽視的機會、增加資金、組織精明的人們(p.158-159)
●假使你夢想得到財務自由──從老鼠賽跑般的忙忙碌碌中解脫出來,你要自問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我該如何去面對失敗?」
●你要是已經超過二十五歲,並且害怕冒險,那就不要改變自己的投資方式。但以安全的方式進行投資,就要盡早起步,要早點開始積累你的雞蛋,因為以這種方式積累需要大量的時間。(p.187)
●「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產生憤世嫉俗者。憤世嫉俗者抱怨現實,而成功者分析現實。」(p.191)
相較於我先前讀過的新時代書籍(同樣也注重創造金錢與富足生活),這本書用非常實際且務實的方式去談論金錢--增加你的財務智商(Financial I.Q.)。
以前一直很排斥讀這樣的書,因為覺得沒有必要,也認為這不重要。但是最近的自我覺察讓我發現自己仍然對於金錢有一定程度上的渴望,再加上生涯上的重新調整,於是想要重新審視我對於金錢的看法及行動。
就在這個情況下,我接觸到了這本耳聞數次的書。
這本書提供了我非常棒的方向,讓我能夠從零開始去認識「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作者建議從以下四個方向去獲得金錢上的自由:
1.會計
2.投資
3.市場與行銷
4.法律
老實說,這些對我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但也因此令我很興奮,能夠學習到很多我先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因此在讀完這本書後,我想我可能會繼續去接觸關於這四個方向的相關書籍和課程。
此外,作者提到的「金錢流」的基礎概念,也非常簡單易懂,讓我能夠快速地進入他的脈絡,理解他的參考架構。
正如作者簡單易懂的解釋:
「那些會從你的口袋拿出錢的,就是負債;
那些會把錢放進你的口袋的,才是資產。」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固定的收入拿去購買資產,
讓資產中的錢無時無刻地為你再賺錢,用錢賺錢。
再來就是作者認為「工作」與「生涯」的差別也解答了我最近的疑問:「我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嗎?」、「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我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來賺錢嗎?」
對於作者來說,工作不一定是有趣的、令自己喜歡的,然而,工作可以提供我們去經營自己的生涯--也就是投資理財。這樣的模式令我們得到財務上真正的自由,生命中很重要的一種選擇權。財務的自由讓我們能夠真正毫無顧忌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簡單來說,無論你做的是你喜歡的工作,還是你不喜歡的工作,為了你的財務自由,你都必須知道自己真正的重心在於生涯,而非工作。
當然,這是作者自己的見解。對於這點,我自己的看法是比較類似的。因為沒有找到工作本身就是我完全能贊同的,倒不如全心投入理財投資,讓物質生活富足,再去追尋心靈上最終的達成。藉由擁有金錢、真正理解金錢的本質,我們才不會成為一些虛偽的、貪婪的求道者。
...Continua這是一本奇書。透過富爸爸、窮爸爸的對比,兩種思路,讓人明瞭思維、財務知識的不同所造成的差異,然後知所選擇。試略舉其要者如下:
怎樣才能付得起:我必須富有是因為我有孩子。
富人不為錢工作,讓錢為他們工作。收集資訊,不斷構築帶來收入的資產,播下種子,自我增值。
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
關注自己的事業,成功管理現金流、系統(包括你本人、時間及家庭)和人員。聰明人總是僱用比他更聰明的人。
黃金規則:有黃金的人制定規則。
人人都想上天堂,卻沒有人想死。
埋怨使人頭腦受蒙蔽,而分析使人心明眼亮。
其實在我心中,沒有所謂的富爸爸或窮爸爸,因為每個爸爸都是用滿滿的愛來照顧我們的,光是這點,就足以形容他們的好。不管爸爸是富裕還是貧窮,這一點都不重要,或許正是人家所說的,男人就是要有房子妻子車子,這樣才算完整。男人總是要在外面打拼賺錢,好辛苦,所以我們要多多體諒人家的辛苦,不管賺得多不多都不該有所嫌棄。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大多數的時候,生活並不對你說什麼,它只是推著你轉。
......人們通常會作兩件事,一些人在生活推著他轉的同時,抓住生活賜予的每個機會;而另一些人則聽任生活的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