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不準理論
告訴我們未來是不可預知的
由於物質是由粒子組成
人們永遠不能同時準確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對其中一個知道得越精確,則對另一個知道得越不精確
⁃ 宇宙的奧祕,上帝的創造,
人能有參透的一天嗎?
⁃ 上帝是自有永有,即祂創造的宇宙是有開端和終結?
雖然睇晒成本,明啲唔明啲,但又講唔出明咗啲乜,
只可感嘆神的全能
宇宙有其定律,但在定律中又存在不可預知的,即祂根據祂的規律創造世界,但又容許世界有自己的發展,
我始終相信宇宙是有限的,即有開始終結,即只有神是自有永有
⁃ 我相信霍金應該也是相信上帝的,至少是相信有位造物主吧!
國中的時候,有次在文化中心書展的攤位上,買了一本書叫做《以太的誕生與死亡》。是被裡面的插圖吸引的,這本已經泛黃長斑的書,現在還躺在書架上,而且從來沒有徹底地看懂它,當時只知道光的介質這種東西,後來被證實沒這回事兒。這本書也是差不多如此,跟當時修量子力學課程一樣,上完還是懵懵懂懂的,因為老師自己也是醬子。
霍金試圖用較為「淺顯」的方式,將近代物理帶給普羅大眾,是很好的出發點。前兩章等於複習牛頓力學之前的物理觀點,後來在Michelson-Morley的實驗以後,愛因斯坦等人解釋這些結果所創造出來的狹義、廣義相對論,以補足牛頓力學的不足,並進一步將空間與時間串起來,然後時間跟光(速)串起來,讀到此處,我的腦筋打結了。實在很難想像,我們可以把光跟時間串起來成為同一個東西、同一件事情。難道時光、時光,就是這麼回事?
會不會在未來,我們發現Michelson-Morley的實驗是場烏龍?結果光除了粒子性、波動性以外,還有壓縮性 :) 也就是說,當測具以某個速度(或加速度)去測量光的時候,在100公尺的範圍內,光像海綿一樣會伸縮,而且伸縮的幅度跟速度的平行(同向)向量,成固定的比例。如果真是這樣,對於時光,我們可以說,假設我用2倍光速離開地球,3.5天以後,拿個望遠鏡往地球的彩券行看,可以看到一個禮拜前的彩券號碼。但對於我的生命,我還只是用掉了3.5天,而沒有時間伸縮這回事呢?第二章是我在這本書裡面最感興趣的。也許我要是去理解在Cern, Soliel, CELL這些地方在做的實驗,也許會有其他想法。
(後記:當時在網站上看到這個解釋 Michelson Morley 實驗的Flash,很不錯。http://galileoandeinstein.physics.virginia.edu/more_stuff/flashlets/mmexptfla_ch.htm)
在第三章裡面,我了解宇宙膨脹理論是來自於紅移現象的觀測(外太空進來的微波,波長有逐漸增長的狀況,也就是頻率變慢,往紅色那頭靠),原來如此。
四、五章就沒什麼新奇的地方,跟量子力學學過的內容一樣。(這些科學家真了不起,從極微到極大,都能夠想到一些很聰明的方法,觀察我們觸摸不到的世界)
接著兩章有關黑洞的,跟後面一章宇宙起源的,我看不太下去,太玄了。他遇到更難想的地方,竟能把E=mc^2的公式搬出來湊上去...這...,是的,天鵝X1就是個黑洞 @@ 跟讀道家的經典已經有點像了。這三章,現在有所保留,讀不通、想不通。
喜歡霍金最後下的結論,跟他寫的序,現在我們理解的這宇宙,就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吧?看看以後有沒有外星人出現,給我們一條捷徑,就像當時的徐光啟、利瑪竇那樣,就省事多了。
後面附註吸引我的是牛頓的故事,原來除了我已經知道他不太會投資的故事外(好像是在《投資金律》讀到),原來這人就是個Asshole :) 整本書讀下來,排除那幾個讓我腦筋打結的部份,覺得獲益不少。霍金很努力地把他知道的介紹給讀者,應該謝謝他。
...Continua如果是毫無理工背景,或從未接觸相關知識(也毫無興趣)的人,千萬不要拿起這本書!!!
但假如你有一些粗淺的知識,例如高中選讀理組,或是對宇宙、時間、空間等有興趣的人,那這本書可以稱得上是有趣了。
本書先從基本概念講起(這也是為何毫無興趣、背景知識的人會感到痛苦的一點),逐步漸進帶入宇宙、時間與空間,最後是作者本人的研究:量子引力理論。
去掉繁複的研究與講解句,文中偶爾夾帶的作者自嘲頗能讓人會心一笑,復而憶起作者自身的身體狀況,有種複雜的感覺。
他可能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聰明的人,但卻飽受疾病折磨。
...Continua能讀到這本書很開心,之前遍尋不著竟然在爸爸的書架上看到。上個禮拜突然想知道相對論到底在講什麼,亂搜尋一陣完全不懂。這本書讓我從完全不懂變成一知半解(我佩服能以智力「知道」時間是相對的的那些人。)抱著愉快和讚嘆的心情欣賞物理、宇宙學家們如何以想像力、智力和努力描述最廣大和最微小的事物,雖然大半都是瀏覽過去,我還是夠滿足了。另外一個小心得是,人與人智力上能有的差距真是大的可怕!雖然書裡沒出現什麼公式(真的只有E=mc2),我有點想要偷瞄幾眼那些應該是美麗但又駭人的算式然後再轉頭逃開。不知道該不該珍惜我眼見為憑的單純世界!
...Continua我給這本書五顆星。
這本書無疑是一個奇蹟,讀完之後我非常激動。
書名就已經勾起人的好奇,"A Brief History of Time",歷史不就是記錄在時間序列軸上的世界排列嗎?時間本身不是無窮向過去跟未來延伸的嗎?怎麼可能為時間寫歷史?更怎麼可能,為時間寫「簡史」?
只修過普通物理學的我,當初只是抱著「能看到哪裡就看到哪裡」的心態拿起這本認定自己一定看不懂的書,沒想到我就這麼把他看完了。我沒有想過,這麼困難的物理,竟然可以用明簡的日常語言表達出大致的框架,也許有些關於時間-空間的概念比我們日常經驗抽象,但仍然不難理解。也才重新意識到,科學專業工作者過多精確的數學符號常常嚇退外人,其實自然科學本來其實就是一種優雅的經驗哲學--這本書全書只有一個公式,優雅的闡明了這個道理。
宇宙,大爆炸,黑洞...這些以前只知其然的東西突然都知其所以然(至少了解個大意),一種最純粹的美麗。
不過,譯筆在一些地方稍嫌不通暢,所以可能會在腦中先翻回英文句法會比較好了解意思。同時有些名詞的翻譯跟現在教科書的有小差異,可能要想一下。譬如書中的「巨觀分子」應指「macromolecule」,就是現在所稱的「高分子」或「大分子」。不過,瑕不掩瑜,你看,我不是都給五分了?
...Contin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