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三書陸續佔據瑞典、丹麥、挪威、法、德、義、英、美等國暢銷書榜三年以上,全球狂銷1,200萬本!
☆入選美國Amazon 2009年夏季閱讀指南。
☆獲2009年銀河英國圖書獎年度犯罪驚悚小說獎
☆獲2009年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最佳首作作者發現獎
☆入圍2009年美國安東尼獎最佳小說、最佳首作獎
☆全球售出34國版權
☆國際知名作家麥可.康納利、薇兒.麥德米、李.查德、麥可.翁達傑、米涅.渥特絲,以及《紐約時報》《泰晤士報》《出版人週刊》《觀察家報》《雪梨前鋒早報》等世界各大媒體
她發現阻止恐懼接近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幻想一些能帶給她力量的事物。於是她閉上眼睛,想像汽油的味道……
《龍紋身的女孩》中謎樣的女子莎蘭德,在《玩火的女孩》中成了全瑞典最惡名昭彰、引人議論的通緝犯!
兩名即將為《千禧年》雜誌撰寫驚人報導的自由撰稿人、以及一名聲譽良好的律師,在家中慘遭謀殺,凶器上遺留的,竟是莎蘭德的指紋。她過去不可預測的暴力行為,使她理所當然地成了涉嫌重大的危險分子,但不管警方設下多嚴密的防線,她卻像從人間蒸發般消失無蹤。
人真的是她殺的嗎?她又究竟躲到哪去了呢?還會有下一個犧牲者嗎?
隨著案情挖掘愈深,莎蘭德不為人知的黑暗過往也逐漸揭露……不論真相如何,莎蘭德絕不當一個無助的受害者,她是復仇天使——她正當的憤怒,將降臨到那些傷害她的人身上。結局將令你再次震驚又心疼!
【作者簡介】
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 1954-2004)
瑞典作家與新聞記者。曾任職瑞典中央新聞通訊社TT,並於工作之餘投身反法西斯主義的活動。1995年,他創辦了「Expo」基金會,並自1999年開始擔任基金會同名雜誌主編。由於他長期致力於揭發瑞典極右派組織的不法行動,多年來一直受到程度或輕或重的死亡恐嚇與威脅。這部小說中總是積極捍衛社會正義、不求個人名利的男主角,幾乎就是拉森本人的化身。
拉森從2001年開始撰寫「千禧」系列小說,2004年完成三部曲後,竟不幸於11月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來不及看見首部曲《龍紋身的女孩》在2005年出版,以及此系列小說售出超過34國版權、轟動全球的盛況。隨著第二、三集的出版,「千禧」系列引爆閱讀熱潮,雄踞歐美各國暢銷書排行榜,且暢銷不墜。此外,《龍紋身的女孩》在2006年奪下北歐犯罪小說協會最佳犯罪小說「玻璃鑰匙」獎(Glass Key Award);2008年,「千禧」系列第三集《空中的城堡》(暫名)再度奪下玻璃鑰匙獎。拉森打破紀錄,成為瑞典有史以來第一位兩度獲頒該獎項的作家。2008年2月,拉森並入選英國《每日電訊報》「一生必讀的五十位犯罪小說作家」。
【譯者簡介】
顏湘如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譯著包括《外遇不用翻譯》《事發的十九分鐘》《龍紋身的女孩》等數十冊。
...Continua這次莎蘭德陷入了謀殺疑雲,意外的發現原來這個怪女孩也是有很多朋友的,平時都在潛水,莎蘭德有難時,就一個個的冒出來,太夠意思了! 同時也解開了莎蘭德的身世之謎,這個怪女孩從小就超猛的啊! 只是最後的樹林一役也太誇張了!
對女人的刻板化印象(或說對於從外表給人特殊印象的女人),從刑警的辦案方向、對話及對女性的諸多貶抑性、戲謔的發言,讓人看到確實有一小群男人仍然活在石器時代捍衛著男人在工作場合已失去的優勢。
另外在第二次閱讀之際,對於亜斯伯格症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可能拜臺北市選出一個亞症市長之賜。這樣的認識讓我對莎蘭德有了與多年前看時有了不同的關注。
其中最有趣的一段是,莎蘭德買了一間房子,我們跟著莎蘭德的視角,經歷了買房子時,外人對她的刻板化印象所產生的障礙,(仲介以為她是來搗亂而不肯賣房子給她,無端失去了一筆天大業績)。然後跟著她去IKEA買了一堆廉價家具(但對她來說實用至上,沒有品味又如何),她選了一個房間當臥室、一間客房及一間當工作室,窗外的景致不錯,每天用烤箱(或是微波爐)熱速食披薩之類的東西,大概就是這樣的印象。
一直到布隆維斯特來到她的公寓,我們才能從他的眼睛得知原來這是一棟有著18間房間、中島式廚房、一台天價的高級咖啡機及奢華按摩浴缸,價值2500萬克朗的豪宅,這才是世俗(或說是正常人)的價值,但不是莎蘭德的價值。
另外我覺得莎蘭德最後去找札拉千科算帳的行為太魯莽了,有失她平日冷靜縝密的水準。有點像是為了最後的戲劇張力而扭曲了人物性格。雖然說作者有稍微鋪陳讓莎蘭德爆走的原因,但我覺得不夠力。和第一部一樣和大魔王攤牌的時候都要有個主角爆走跑去單挑、被打趴、然後讓另一位主角救出來。
一開始跟大部分的第二部曲一般,為了鋪梗而使得劇情不那麼緊湊。不過自從命案發生之後,就讓人手不釋卷!雖然已經知道兇手大概是誰,但是實在欲罷不能啊!
比起第一部「龍紋身的女孩」,這一本反映了不同階層人物的厭女情節。讓我不禁感嘆女性身處在一個處處充滿厭女情節的社會真的很辛苦:小則事業不順,大則被虐待被殺害。
另外讓我感到好奇的是西方社會厭女情節的淵源。據說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有一點貢獻?
是說我對於誰是誰的老爸這種梗再也不會感到驚奇了。現在的讀者越來越來伺候囉~
...Continua真是太好看的一本書
故事終於在這而得到一個解謎
雖然很厚,但讓人忍不住一直一直的看下去
雖然我偷偷的翻到最後一頁一探究竟
還是會乖乖的回到前頭一頁一頁拜讀
每個關鍵都不想遺漏
每個細節都交代得很清楚不馬虎
是非常引人入勝的書
現在我要往第三集去看怎麼完美畫上句點
很期待唷^^